第二十一届中国水论坛于2024年11月8日-10日在武汉市召开,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承办,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长江大学、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等单位协办。本届水论坛将以“水科学与宜居地球”为主题,面向水科学的研究前沿,对接“宜居地球”国际计划,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水生态环境健康,围绕水资源保护、水环境与生态安全、水污染治理与修复、水环境与人体健康、水灾害防治等多项议题展开,展现新时代中国水科学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序推进等提供水安全保障方面的科技支撑。
11月9日,我校聂思雨老师做了题目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协同调控”的汇报。

汇报内容:冻融循环对吉林西部灌区土壤氮素迁移的影响。分别从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几个方面展开汇报。吉林西部地处东北松嫩平原,是典型的季节性冻土区和严重盐碱地,也是我国三大盐碱地区之一。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这一地区开发了许多水田。施肥和灌溉导致了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新增水田增加了农业面源和污染源,影响了土壤和地下水中氮的迁移转化行为。目前关于冻融对季节性冻土改良盐碱土氮素转化过程影响的研究较少,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选择改良盐渍土作为研究对象,因为改良盐渍土的施氮量高于非盐渍土,且氮素的变化特征与春耕解冻后土壤养分组成有关,可以为保证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奠定基础。主要研究内:(1)研究冻融条件下土壤盐、水和无机氮含量的变化;(2)研究不同初始含水量和施肥量对土壤氮矿化的影响;(3)对氮转化的响应因素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受水盐作用的影响,硝态氮降低。大量施肥增加了土壤硝态氮的积累,盐分与硝态氮呈正相关,增加了土壤盐渍化的风险。而土壤含水量高则使硝态氮下降更明显。富水条件下的土壤硝态氮对土壤肥力和盐分敏感。